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之内,“文”有一部分属于道德教育,一部分则属于文化知识教育。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又有所不同。孔子要求学生做一个“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孔子所谓的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恕。德的内容更加广泛,孔子着重于个人修养,主要表现在孝、悌、忠信等品德上。“仁”就是“爱人”,孔子还重视“礼”强调等级名分,尊卑长幼之序,同时其教育内容中宗教成分较少,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苏格拉底的德育内容多是从“认识自己”这个角度出发的,其思想的基本命题有三:“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且内容上有较多的宗教色彩。当然,在他们道德教育的内容上也有相同的,如:孝、友爱兄弟、友誼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孔子的道德教育多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也有不同。即除政事、道德外,苏格拉底主张学一些有关天文、数学、几何的日用知识。他更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未来的政治领导人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摘编自王岚《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统统的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天涯论坛《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
              材料二感觉的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百度百科《苏格拉底》
              材料三在美国电影《华尔街》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台词:“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当格林斯潘以及美国舆论批判“贪婪”是金融危机的原因时,事实上意味着美国金融界指导性文化理念的根本和全面的颠覆。--人民网《道德不敌利益 国际金融危机深处的文化危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我们对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应分别采取什么态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3)结合材料三,作者认为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14世纪至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相关史实,试从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这句话的理解。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问答:什么是启蒙?》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级高名望的人物之一,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蕞富有智慧的人,对此他解释道,神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自以为是。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格拉底哪一著名哲学追求?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2)材料二主要表明路德的什么思想?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材料三“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的理解。
            • 5.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材料二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一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请回答:
              (1)以苏格拉底和孔子为例,谈谈他们怎榉“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结合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两地的经济状况分别说明出现不同文化传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现在哪里?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状况分析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就人类文明发展,对你有何启示?
            • 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材料三  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四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以上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四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 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 自己。”
              一一黑格尔材料二

              材料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 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8一摘自《孟子。梁惠王上》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 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 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一一摘自许苏民《人文精神论》(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 8. 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文明对话的过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主题三  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三种观点:
              甲、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乙、认为甲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丙、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指出材料中甲、乙、丙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
            • 9. 古代中西方思想存在着异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差异在加大,但是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 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了的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源是火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概括指出,古希腊思想象和中国思想家从研究内容看有何异同?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14-18世纪,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思想存在的差异的表现。  
                  材料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 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
              (3)中国的觉醒与两方相比“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最初觉醒”为什么与与西方不同?  
                  材料四  民主是当代人类认同的普遍价值之一。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方面有欧美
              和俄日的现代化过程的丰富经历作为参考,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国人近代以来探索民主的道路,最突出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4)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能突出体现上述特点的巾国近代思想变革有哪些?
            • 10. 从人类诞生至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它们的交融和发展使世界文明精彩纷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介绍的是两位为中西文明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精神导师。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中国  孔子古希腊  苏格拉底
              时代
              特征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
              耕出现,井田制瓦解;百家争鸣。
              思想
              观点
              知识即美德
              “认识你自己”
              评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
              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
              重要影响。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材料二  l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是怎样理解古希腊和中国文化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什么热衷研究中国文化?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的作者在宣传各自思想时所采用的手段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原因。
              (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真言是费孝通先生对世界文明未来发展及走向的高度期望和概括。结合上述材料和你个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理解,谈谈你对费先生观点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