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8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
              ……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
              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
              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年份城市化率年份城市化率年份城市化率
              194910.6195918.4196917.5
              195011.2196019.7197017.4
              195111.8196119.3197117.3
              195212.5196217.3197217.1
              195313.3196316.8197317.2
              195413.7196418.4197417.2
              195513.5196518.0197517.3
              195614.6196617.9197617.4
              195715.4196717.7197717.6
              195816.2196817.6197817.9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外国工厂中的部分投资归住在通商口岸的中国股东所有,他们主要是洋行买办或经营丝、茶和进口纱、布的商人。在外资的海轮和江轮公司、保险公司和货栈业方面情况更是如此,缫丝业、电灯电力和1895年以后新设立的棉纺织厂也有这种情况。一份研究材料确定,有130个中国的大股东曾在1860至1900年期间向44家外国企业投资。外国人的特殊地位,通商口岸的租界,都为赚钱提供了保证。中央政府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都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它不能保护新生的华资企业,使他们能和进口货和在华外资企业的产品竞争。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清史•下卷》
                  材料二  由于没有社会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没有明显的外来危险,大量外国和本国的投资日益增长。美国似乎拥有某些其它大国部分拥有的全部经济优势,而没有其它的劣势。它幅员辽阔,到1914年已拥有大约25万英里铁路。美国的耕地面积、农机效率以及不断降低的运输费用,使美国农产品的价格都低于欧洲任何国家。美国一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都相当于甚至往往优于世界其它任何公司;并且它们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经济规模。到1914年,美国国民收入,无论是绝对值还是人均值,都远比其它任何国家要高。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时期在华外商企业创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大量外国资本投资美国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外国投资对当时的所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 中国海关史话
              唐朝以前,各朝对海运进出口的管理,一般均由当地官员兼管,不另设机构。唐玄宗即位后,开始在广州设立管理海运进出境的专责管理人员--市舶使。 宋朝政府在多个贸易港口设管理海运进出境事务的海关机构--市舶司。元代市舶司最多时有七个。明朝的市舶司职能被大大削弱,负责监督管理朝贡贸易。清初,康熙中期时曾取消海禁,在南方四口设海关,允许对外贸易。乾隆时限定广州一处为对外贸易口岸,海关不直接经营外贸,须通过“十三行”进行。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新式海关在上海建立,此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海关总税务司一直由外籍人员担任,移植西方管理体制,采取“国际共管”方式。
              --整理自蔡渭洲《中国海关简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海关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中国近代海关的建立与发展反映出怎样的时代背景?
              (3)简要说明从古代到近代,中国海关的发展史勾勒出了中国历史怎样的发展轨迹?
            •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年间票号产生。票号又称票庄或汇兑庄,是晋商在全国贩销商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最早经营这项业务的是西玉成颜料庄,它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均设有分庄。起初,在京的山西同乡常把现银交给西玉成北京分庄,再凭北京分庄写的信,到西玉成总号取款。后来,西玉成总经理雷覆泰发现这种现款兑拨是一个生财之道,便开始专营这一业务,号名改为“日升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票号的职能。结合所学,说明票号产生的条件。
              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所谓挽外溢以足国者。”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
              (2)结合材料二,分析盛宣怀办银行的目的。
              材料三  1980年4月,邓小平在与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会谈中提到:“我们很穷,我们同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们需要世行帮我们赶上去。”同年5月15日,中国在世行的合法地位正式恢复。
              2010年世界银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世界银行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4)结合所学,谈一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 5. 晚清的经济困境
                                                                                        在华的外国航运
                                                                                                                                                      吨位
              年份(百万)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其他
              18686.452.2%35%0.1%7.3%5.4%
              18728.546.841.10.17.24.9
              18778.081.16.91.46.24.3
              189222.984.40.32.86.46.1
              190244.660.41.116.216.25.9
              190763.452.51.610.510.510.8
              --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十八章 晚晴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
              问题:
              (1)表格反映出这一时期“在华的外国航运”怎样的变化趋势?
              (2)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这些变化对中国有何影响?
            • 6. 19世纪20、30年代,天津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成为近代北方经济的中心。
              天津设厂数量统计表
              年份设厂数其中中国厂商
              19144847
              1915220219
              19194535
              19286865
              结合所学,从天津设厂数量变化的角度对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7. 2013年岁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的雾霾天气,敲响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警钟。注重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理念和道路模式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部大平原被毁的草地达到35%……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愿意参加生产削减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强调减少生产和保护土地相结合,在南部大平原地区,85%以上的农场主都参与了该项计划……大平原委员会提出:必须对文化观念加以改造,破除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等错误观念。……经过十多年的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到了40年代,沙尘暴从南部大平原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高国荣、周钢《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
              材料三  人类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进程。(见示意图)

              --材料摘编自范小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材料四  国务院参事徐嵩龄认为,“如果说,二十余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那么循环经济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
              --材料摘编自范小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当时英国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在环境的“系统综合防治”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错失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分析错失的主要原因。
              (4)你对材料四的观点是如何理解的?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来,西方逐步构建起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运用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获取核心国家同边缘地区贸易的超额利润,使西方保持很高的生活水平。……通过帝国主义战争和侵略,发达国家以政治和军事手段控制落后国家的市场和商品定价,赚取高额利润,还攫取巨额战争赔偿。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外包制造业,在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设厂,新技术得以迅速扩散,新兴国家很快吸收、复制和本地化西方技术,西方利用新技术赚取高额利润的空间大幅缩小。……2011年,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而七国集团(美、日、德、法、英、意、加)仅为9%。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曾两次融入世界经济。第一次是1840年以后到一战,以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未能完成为结局。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以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和经济总量的飙升为特征。目前,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以上材料摘自何平《从全球史的角度看当代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方如何构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下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两次融入世界经济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何启示。
            • 9. 关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聘用英国人帮办税务。”此后英国人长期把持海关总税务司长达半个世纪。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支付赔款,不得不向外举债,帝国主义争做中国的债权国。凡此借款,无一例外须以中国的海关收入做担保。辛亥草命后,帝国主义担心在华利益受损,迫使北洋政府同意由总税务司代收关税、代付债款,税款存入外国银行。
              一一摘编自薛平等《从“协定关税”到“国定税则”》
              (1)据材料一,扼要归纳近代中国关税主权逐渐丧失的过程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南京条约》英文本中相应内容表述为“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英国所主张的权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正当的、平等的。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材料二  自1947~1994年,关贸总协定通过八大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关税税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减让幅度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所未有。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1948年的36%降到90年代中期的3.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期降至12.7%.1965年,总协定增加了第四部分一一贸易与发展,旨在强调发展中国家应享受差别待遇,并使贸易成为促进它们经济更快发展的一种手段。在东京回合谈判(1973~1979年)签订的框架协议中,重申“发达的缔约各国对它们在贸易谈判中对发展中的缔约各国的贸易所承诺的减少或撤除关税和其他壁垒的义务,不能希望得到互惠。”
              一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依据材料二,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评述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
            • 10.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发展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1)材料一中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并将其建设主要放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
              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8月8日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