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83年,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本土,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教堂,命名为鲜花寺。利玛窦的主要目的是(  )
              A.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
              B.肯定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引进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建筑风格
              D.假借佛教的形态传播天主教
            • 2.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中,家中除岁方式依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当时春节习俗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改变传统的社会习俗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民国政府实行移风易俗的政策
              D.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礼教
            • 3. 某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该报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C.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D.宣扬驱除鞑虏,创立民国
            • 4. 20世纪初,西学的进一步传播,给沉闷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西学宣传者也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甚至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反对“醉心西化”。这一现象表明(  )
              A.反对之人在思想上较为保守
              B.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仍占主流地位
              C.西学不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D.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仍存在不小阻力
            • 5. 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  )
              A.民主共和
              B.自由平等
              C.救亡图存
              D.公正法治
            • 6.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好,刻意仿效。……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满清严禁中国人学外语,严禁华人与外人接触。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材料三  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超越了民族与各族的界线,传承着和平与发展的福音;世界博览会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环球小姐大赛、环球嘉年华、迪斯尼主题公园等活动将鲜花、欢笑和美丽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1)与唐初相比,清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 7. 中国人的世界观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三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乾隆帝的“世界观”。试分析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人从“洋务”再到“时务”转变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轨迹。
            • 8. 文化的三种层次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问题
              (1)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接受西学“三种层次”的?
              (2)依据材料,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 9. 消费观念的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回答下列问题。
              两宋时期两浙(江苏及浙江地区)之富为国之所恃,当地皆以奢侈为美为荣,浙东经济思想就是这一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南宋时期的陈亮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言道“①青苗之政,惟恐富民之不困也;②均输之法,惟恐商人之不折也”。他成为浙东经济思想永康学派代表人物。
              (1)在陈亮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的变法内容,对上述材料给予解读。要求:提取和运用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准确、符合逻辑。
              (清教)主张限制消费,尤其是奢侈品消费;认为把追求财富本身作为目的是极应谴责的,但是作为从事一项职业劳动的果实而获得,那便是象征着上帝的赐福……强迫节省的禁欲导致了资本的积累。在财富消费方面的限制,自然能够通过生产性资本投资使财富增加。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依据材料,分析清教的主张及其积极意义。
              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祭丧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官绅商富,国民之望,尤宜倡导朴素,化及全国。
              --《政府公报》1912年5月
              (3)指出民国政府的公报是针对什么社会问题的?概述影响近代社会消费观念变化的相关因素。
              艺术品消费时代已经来临,但如何真正读懂艺术并美化我们的生活和情操,这是值得研究的命题。
              (4)任选一幅画作,简述该作品或其流派的艺术特点及创作背景。
            • 10. 近代照相曾风靡一时:慈裤太后晚年曾经在她的宫禁园林中化装照相,她扮成观音,李莲英扮成善财童子;袁世凯在他的彭德府邸中,穿得如同钓翁一般拍照取乐,还将此照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导致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世界统一市场开始形成
              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西方科技革命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