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

              A.科举制的废除
              B.白话文的使用
              C.列宁装的普及
              D.《新青年》的出版
            • 3.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

              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称“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在文章中,梁启超把中国人学西方比作沙漠中追逐幻影,而今幻影已经不见。该文章应是梁启超

              A.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B.在义和团运动后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C.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 5.

              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
              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C.人民不支持革命
              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 6.

              某学者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偏离了方向”的表现不包括

              A.前期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运动
            • 7.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 8.

              翻开某一时期报纸,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

              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剧,京剧则叫旧戏。这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 9.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黄远生的观点支持

              A.魏源的思想
              B.严复的观点
              C.陈独秀的思想
              D.毛泽东的思想
            • 10.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从而深入人心,演变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全国犹如一个大家庭,皇帝治国如治家,他说康熙“圣怀宽阔”,是“以善良仁慈、行高德美而驰名遐迩的君主”。魁奈曾鼓动法王路易十五仿效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他们都把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视为与自身文明相异、魅力无穷的 “他者”,都乐于把这个陌生相异的“他者”看作构建自家思想学说不可或缺的精神参照。

              (1)据材料一,法国启蒙思想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了哪些思想?体现了什么特点?(3分)

              材料二  是故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地球各国既行之而有效,而按之中国历古之风俗,与今日之时势,又采之而无弊者也。……立宪政体者,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语于此。

              ——梁启超《立宪法议》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及其理由。(5分)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很多弊端和矛盾,马克思精确而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矛盾存在的根源。中国近代的改革不断地失败,而近代的改革又主要是受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物质文化的影响的结果。因此无论是近代的顽固保守派文人,还是思想较为灵活的革新派文人都日渐对此产生失望心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欢呼十月革命的同时,也就很快接受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原因。(3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