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物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下列是美国的大事年表(节选):
              1776 年诞生
              1787 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879 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898 年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交战
              1900 年伙同他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922 年伙同他国重新瓜分了中国
              1929 年席卷世界的 济危机从该国爆发
              1933 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5 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难题”的措施,并说明该措施的积极影响。
              (2)据大事年表概括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主要因素。
            • 2.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再次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制度的兴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如图表所示是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漫画和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
              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
              全国性政府州政府
              发行货币
              处理对外关系
              管理州际商业
              宣战组建并维持军事理论
              建立低于最高法院的法院
              接纳新州
              管理州内商业
              进行选举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道德
              建立地方政府
              批准联邦宪法修正案
              建立州民兵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说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制度创新。
              (2)指出这幅漫画对美国“联邦制”理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表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 3. (2016春•西城区校级期末)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历程中,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在蒸汽机使用后,英国的经济和工人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2)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被形容为“跛脚巨人”。观察如图图片并结合所学,说说“巨人”是指什么意思?“跛脚”是指苏联经济中存在什么弊端?
              (3)19世纪的英国面临的劳资关系问题,在其他西方国家也遭遇过。20世纪的苏联面临的经济体制问题,在中国也遭遇过。简要说说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是怎样解决的。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官员选举流程图(据高红清《民主的完美典范:雅典陪审法庭》)
              (1)根据材料一,分析希腊陪审法庭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二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工业复兴法》违宪。1937年2月,罗斯福向国会提出了司法改革计划--“填塞计划”。该计划增加了与罗斯福观点一致的新法官。这样做可以保证新政能顺利推进,但最终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拒绝了这项计划。
              --据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填塞计划”未能获得通过的原因。
              材料三“宪法者,为中国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所必需之法。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五权为中国所需要,故独有于中国。”
              --《孙中山全集》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分权政治的看法。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
              1807年,富尔顿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形成
              1858年,中美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共和党领袖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
              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随着美国参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去,经济收益的观点得到了扩展,变得更为开明,更加从长期的收益出发--因此也变得更加强大而有力。美国以其占据压倒优势的债权国地位获得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控制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美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成为经济霸主的?
            • 6. 政治家的演说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1933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2)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在经济政策上所作的大胆“试验”,具体指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材料三  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年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3)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在“经济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具体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4)邓小平在上述谈话中就社会主义建设回答了哪两个重大问题?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 7. 历史上不同国家因国情各异,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一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此外,1933年美国还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
              (1)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及其影响。
              村料二  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说道:“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2)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式经济体制”给苏联发展带来的问题。
              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有数字显示,从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当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 8%.此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3)结合所学,列举1992年以后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举措。
            • 8.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理念和道路模式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部大平原被毁的草地达到35%……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愿意参加生产削减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强调减少生产和保护土地相结合,在南部大平原地区,85%以上的农场主都参与了该项计划……大平原委员会提出:必须对文化观念加以改造,破除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等错误观念。……经过十多年的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到了40年代,沙尘暴从南部大平原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高国荣、周钢《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
              材料三  由于赫鲁晓夫个人的坚持,1954年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决议”……据统计,仅垦荒头几年,就有100多万志愿者参加了垦荒工作。从1954年到1958年,苏联国家对垦荒的投资共达307亿卢布,约占这几年全部农业投资的20%左右。最初规定的开荒数字是1300万公顷,后来提高到2800至3000万公顷……开荒地区从50年代末开始,便出现大面积风蚀现象。
              --李华《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
              材料四  在工业领域,大办“五小”工业,建成了简陋的炼铁、炼钢炉60多万个……在农业领域,推行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向自然界开战”口号的激励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毁林、弃牧、填湖开荒种粮的现象。
              --凤凰网《向自然界开战》
              (1)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当时英国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在环境的“系统综合防治”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垦荒运动和“大跃进”在发动者的主观动机、发动方式及消极后果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总结其历史教训。
            • 9. 进入近代以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早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兴起,欧洲社会的商品货币意识开始觉醒,利润和金钱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在意大利早期人文主义那里,追求金钱和世俗享乐主义成为一种时尚;新兴市民和商人的价值就是个人自由,他们特别强调经营自由,反对等级特权,这些都是对传统伦理的反叛。到了16世纪宗教改革者那里,具有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特征的新教伦理提出了许多戒律,诸如勤奋、节俭、进取、诚信守约等,这些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育至关重要。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兴起需要制度变革。在近代民族国家初兴之时,这种制度变革主要依靠封建王权,对内统一市场,对外维护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到后来,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封建王权走向反动,要求政治权力的革命随之而来。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是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必然趋势。……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社会兴起的公平思想……则反映了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历史现实,19世纪末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抬头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认识需求。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德国的宗教改革为例,说明其宗教理论是如何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
              (2)据材料二,说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叶欧洲兴起的“公平思想”、19世纪末产生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特定历史背景”分别指什么?在近代历史上,“国家干预主义”取代“经济自由主义”的标志是什么?
            • 10.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斯大林正在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虽然经济建设如火如茶,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反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联经济建设中“弊端”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是罗斯福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 《大国崛起》解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有何特点? 
              材料三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
              (4)有人认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两者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