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7
              19505
              164.0
              419. 6
              1189.3
              1958
              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来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工夫就见效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农村实行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政策产生的影响。(4分)
            • 2. 南京晨光机器厂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简称“宁局”。新中国成立后,企业为寻求发展几经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南京解放,第二野战军部队接管金陵机器制造局,更名华东军械总厂。1953年,与307厂合并组建南京晨光机器厂。1965年1月,晨光机器厂由隶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即后来的航天工业部。从此,工厂结束了制造常规武器的历史,开始从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古老的“宁局”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机械工业志》
              材料二、1993年是晨光机器厂近几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军品产值仅占当年产值的13%,比上年下降了24%。……为了使1993年不因军品任务锐减而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工厂确定了“巩固发展老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的方针。……公司生产的艺术制像产品,蜚声海内外,承制了举世瞩目的“香港天坛大佛”、高88米的无锡“灵山大佛”、高108米的海南“三面观音”等,产品并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国最大的青铜艺术品研制生产基地”。
                  ——梁文浩《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
              材料三、1996年,南京晨光机器厂作为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晨光”由工厂改制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实行资产重组,组建了南京晨光航天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15日,“航天晨光”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陈孟荦《“晨光”改制与改革》
              (1)据上述材料,指出晨光机器厂在发展中经历了怎样的战略调整?(8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晨光机器厂企业转型发展折射出怎样的时代背景?(8分)
              (3)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政府和市场在晨光机器厂的转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0分)
            • 3. 材料一、1952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简称国家计委,下设重工业计划局、燃料工业局、第一机械计划局、第二机械计划局、成本物价局等17个办事机构。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其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国家计委成立的背景,(6分)分析并举例说明“计划”二字从国家机构名称中消失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作用。(4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16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4. 国家干预与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关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家政策
              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陈先《九十纪行》
              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2分)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1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10分)(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280字左右)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 “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4分)并用史实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促进英国经济“继续前进”的。(1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4分)二战后 “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成果体现?(1分)
            • 6.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就是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81年1月里根就任总统后即着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83年3月国会通过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它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如对低收入家庭的援助项目等,用以解决当时出现的社会福利的过重负担。里根政府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它规定在10年内把几十项福利与公共服务项目在三级政府间管理财政收支上作出明确划分。里根政府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强调调动私营保险业的积极性,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并使更多的人参加个人退休储蓄帐户。
              ——整理自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材料三   德国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强调收入的再分配,并以明确的法律形式保护社会上受助者的各项基本权利,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地扶持受助者的自主和自立能力,使他们尽快地以独立公平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政策不同于北欧国家的普遍福利主义政策,也不同于英法的平等主义原则。
              ——摘自《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探讨》
              (1)1933—1939年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进行“救济”?这些社会救济举措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里根政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美国经济形势分析里根政府此项改革的重大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2分)
            • 7.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 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 市已经有 100 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 ~ 1984 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冶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5分)
            • 8.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 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6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4分)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2)根据材料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实施存在什么问题?(4分)
            • 9.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 《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何种经济理论?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