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9世纪后期中日两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颁布《学制》到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日本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并与本国的教育遗产融合起来,建立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和谐统一的、符合日本国情和需要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引起了中国当时的留日学生及赴日考察教育的官员对日本教育制度,特别是学制的关注。

              ——《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向清廷建议:“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日本著名学者阿部洋也认为:“独特的日本学校教育,以儒家道德为本的修身教育与近代诸学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中国的理想楷模”。在时人看来,中国教育向日本学习,可以减少摸索、尝试的代价,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可以避免与中国政体、国情不合的西方思想的侵濡。这种以日为师的氛围和趋向的形成,为清末新政学制改革最终取法日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


              (1)材料一中“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日本明治政府的这一教育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主张“远法德国、近采日本”的主要原因,康有为的建议及后来的教育变法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述模型(注:该文以技术变革为模型,研究社会变革的影响)是以技术变革为例的一其核心的问题在于,技术变革如果带来政治权力的失去,由于政治权力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那么技术变革导致政治权力失去的同时也将导致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或者补偿很少,政治权力的掌权者就会拼命阻碍变革的发生。实际上,如果发生的是有利于生产力的政治制度变革,模型的推论也一样存在。而这些实际上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殊途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4期

              材料二 中国对自身的认识更不到位,只承认中国在技术上落后,而不认为自己的社会制度及其精神内核已经落伍腐朽,依然顽固不化,故步自封,认为中国的制度及伦理纲常是好的,优于外国。一些迂腐之人还常以己之落后讥笑西方之开化,从思想深处排斥西方文明,把洋务称为“夷务”即可见一斑。思想根子上的保守排外,认识上的无知、不到位,决定了中国不会像日本那样能提出、敢于提出“脱亚入欧”主张,全面西化,所以,中国变革的指导思想只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l2月

              请回答:
              (1)俄国1861年改革获得了成功,请用相关事实支撑上述论文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史实说明,中国1898年“百日维新”仍然停留在“中体西用”的思想层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个改革都是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改革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劝说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太后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悲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  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粱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粱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的告密又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本书在研究戊戌变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上述三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录得其心得如下:
              材料一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而为人所弱,或分乱久矣。……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英国之政,是自然积化,非仿效而得。病症不同,不能用一方。
              材料二 几万国政俗之初更,志士学人阅历必浅,既寡书传,又未亲游,但愤于积弊,耻于国弱,发愤太过,张脉怒兴,故未及深思,轻为举发。故皆先行破坏而后徐图建设之功。……忧虑强邻四逼,不能容我从容图治也……破坏甚易,建设甚难,大火随风不知所底,其不至亡国者幸耳。
              材料三 欧美新世界,固非一人之功,然华忒(瓦特)之力,实可谓八九分也。电尤物质之至精新者,精于电者尤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今为物质之世界,精于物质者强。……方今新世界之争胜,非以其哲学也,以其物质也。物质大盛者强,物质不强者弱,故我国之专门工学尤要矣。
              材料四 物质学者在理财,理财之本,又在官制,官制之本,在人民自治。……此为今日救中国第一政。
              ——上述材料均选自《康有为遗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四,康有为反思后提出了哪些救国的新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