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颁布了很多法令,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俄国犹太人的悲惨境遇。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犹太人对政治的诉求开始表现出来,这不仅由于政府放松了对犹太人担任公职的限制,而且也与犹太人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有关。这一时期,犹太资本迅速发展,并出现许多著名的资本家,如金茨堡家族和波利亚科夫兄弟。
                 西欧犹太人的解放促进了俄国知识分子阶层对犹太问题认识的转变。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希望俄国效仿西欧,给予犹太人以平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克里米亚战后,俄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决定转变策略,通过颁布宽容法令来达到同化犹太人的目的。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正值俄国改革时代,犹太人的价值和作用使亚历山大二世乐于采取宽容犹太人的政策,以便吸引更多的犹太人为俄国发展服务。亚历山大二世接受的教育富有人文主义色彩,这使亚历山大二世能够理性看待俄国境内的犹太人问题。
              --摘编自张礼刚等《试析亚历山大二世宽容由太人的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二世宽容犹太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二世采取宽容犹太人政策的影响。
            • 2. 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对材料中“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你如何理解?
              (2)史学家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试说明理由。
            • 3. 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己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肉荏”?
                  材料二  被解放的农民反抗斗争更激烈了,1861年农民骚动竟至1176次。亚历山大成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牺牲品,1866年到1880年,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1881年3月1日,他终于被主张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民意党成员炸死,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
              --赫尔岑《俄罗斯之声》(2)依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屡遭刺杀的原因有哪些?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 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已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
              材料二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①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请回答:
              (1)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不同的描述?你认为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 6.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俄国英国比例
              26万吨385万吨1:15
              1861年俄国与英国铁路历程对比表
              俄国英国比例
              1500俄里15000俄里1:10
              材料二  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
              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激励,
              正如一位热心的官员在农奴解放后不久所说的:“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绅士们失掉了他们在村子里的准庄园司法权,他们再不能强制施行无偿的强迫劳动,或是获得由奴役产生的收益了。
              一一[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你怎么理解材料二反映出的农民的这种变化?
            • 7.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 8.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图一:

              图二:1861年3月3日农民们在农庄里听到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时的情景。

              图三:2005年6月7日,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
              问题:
              (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解释图二中“农民亲吻贵族的脚背”的现象。
              (3)你认为俄罗斯政府在2005年竖立起纪念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原因是什么?
            • 9.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黎。而40年后,俄国却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沙皇俄国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从结果上看对两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相同之处?
              材料二
              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
              (2)当今俄罗斯政府为什么要竖立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而1861-1863年的俄国却发生了两千多起农民
              暴动,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又在圣彼得堡街头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杀,这又是为什么?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 10. 工业文明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有着迅速的运动和不平稳的退却;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哪一个国家首先出现材料中的这种社会状态?最先出现这种社会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俄国人和日本人在分享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障碍?后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排除其障碍的?
              (3)如何理解“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