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致苏俄遗书》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产生“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2)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根据材料,指出三位伟人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4)最后一位伟人在中国建设方面,开创了什么道路?

            • 2.

              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公告:“饲养员已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 )

              A.发扬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
              B.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
              C.扩充边区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D.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 3.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 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內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概括材料一中张澜的观点。

              (2)指山材料二中张澜思想主张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5.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等四项协定及两项附属议定书。条约和协定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并且落实了苏联关于立即让外蒙古独立的要求。作为回报,斯大林对国民党政府最为忧虑的苏联援助中共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保证。斯大林表示,至于中共,我们不支持他们,不帮助他们。斯大林说:“(苏美英)三国外长一致同意,中国必须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实现统一和民主化,广泛吸收民主人士进入国民政府的所有机关,停止内战。”

              材料二  1947年下半年,斯大林对华政策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48年2月,斯大林在同南斯拉夫等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中检讨了苏联在对中国革命认识上的错误。斯大林说,他们曾经认为在中国不具备起义成功的条件,必须同国民党寻求某种妥协。……结果,是中国人而不是苏联同志是正确的。1948年5月中旬,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负责人科瓦廖夫说: “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我们就不怕任何突发性事件的威胁。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力量。”

              ——均摘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国内政治发展的影响。

              (2)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苏联对中国革命态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 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主同盟的思想倾向及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主同盟这一思想的影响。

            • 7.

              选修:任选一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2) 【20也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材料二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1)    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    材料二、三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指出矛盾所在。
              (3)材料三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从帝制转民治”这一社会巨变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建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并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四千年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 9. 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建国初期,我国民主建设的成果有哪些?出现“曲折”的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新发展?

              (3)概括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

            • 10. 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巨变,产生三位伟人,他们的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并先后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参议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实践和组织形式,……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的探索“归于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又为什么说他“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2)据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怎样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大政治意义是什么?

              (3)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是什么?他还提出了哪些强国富民的理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