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1、表2提取两项不同学制下课程设置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之后,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6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
              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1898年初,荣禄、高燮曾、胡熵菜分别奏请设立武备特科,所有武场一律改试枪炮。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指出这次改革与洋务运动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导致改革困难的原因。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学,共计派出120人。赴美幼童在美学习期间“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但是,由于顽固派对于留美幼童的“西化”心怀不满,所以清政府于1881年下令将他们分批撤回。他们归国后,大都成为外交、海军、航运、电报、铁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1877-1885年间,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了数批留学生共计近百人,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海军专门技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财力不逮”,以及顽固派的阻挠破坏,派遣留学生的运动在1886年以后中断,直到1896年才恢复。这一年,13名学生赴日留学,开官费生留日之风气。此后,赴欧留学者规模缩小,赴日留学者日众。
              --摘编自苑书义《中国近代史》(中册)
              材料二20世纪初,清末新政急需人才,清政府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1905年废科举后,留学也成为知识分子的重要出路。日本政府采取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加上赴日留学路途近、交通方便、文字习俗相似等,促成了此时的留日热潮。留日学生从1901年的200多人,1903年增到1300多人,1904年2400 多人,1905-1906年8000多人。以自费生为主的留日学生所学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军事、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商业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中以陆军和政法最热门。很多留日学生在日本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归国的留日学生不少成为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干力量和新军的各级军官。
              --摘编自王晓秋《改良与革命:晚清民初史事新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晚期相比,20世纪初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运动出现的变化。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运动的影响。
            • 5. 清末,在挽救危亡的压力下,中国新兴知识阶层产生了现代乡土意识,开始书写现代乡土史志。政府也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在历史和地理两科规定对儿童进行乡土教育。这一现代乡土史志运动(  )
              A.受到了魏源《海国图志》中史、地知识的启发
              B.促使张謇在家乡创办保兴面粉厂振兴地方工业
              C.是传统“家--国--天下”观念动摇的结果
              D.利于政府消除军阀割据土壤增进民众国家认同
            • 6.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掀起了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学术争鸣。一部分学者认为,立宪改革是清廷当权的顽固派在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和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威逼之下,被迫无奈采取的想从君主专制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的从上而下的应变对策和拖延时局的专制改良措施,其落后性与反动性自不待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在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下促成,旨在巩固统治,确保君权、抵制革命。然而,其政治改革和举措却导致了清末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初步形成,这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有相当的进步性。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年表
              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清政府朝野上下普遍认为立宪战胜专制。同年,清政府
              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设立考察政治馆,进行立宪的准备工作,规定
              各省筹备设立谘议局,中央筹备设立资政院。
              1907年将考察政治馆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仿德日宪法,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规
              定君权至高无上;臣民的权利和义务9条,规定臣民享有财产、言论、集会、
              结社等各项自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献。
              1909年各省选举产生谘议局作为地方议政机构,议员由地方上层人士组成。谘议
              局每年开会一次,会期40天,有权讨论本省事务并咨询督抚,以及选举本省
              参加资政院的议员。
              1910年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开会,各地代表198人,会期长达100天。议题包括速
              开国会案,速设内阁案、著作权律案、报律案、剪辫易服案等20多件。议员
              们讨论颇为热烈,争论也颇为激烈,会场时有鼓掌声和嘘声。
              1911年建立责任内阁,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故又称“皇族内
              阁”。武昌起义爆发后,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请结合上表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
              (要求:围绕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8.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
              (  )
              A.两广地区首开近代礼仪变化之风
              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经基本被清除
              C.近代观念已在一定范围产生影响
              D.晚清时期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
            • 9. 1901年6月,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中写道:“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中国)数月以来,凡百举措,无论属于自动力者,属于他动力者,殆无一而非过渡时代也。”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
              ①“凡百举措”是指清末新政          ②英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走向现代化
              ③法国现代化的历程曲折艰难          ④梁启超希望我国从西方得到借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官制改革方案,组建“责任内阁”,结果却导致了清廷的迅速败亡。这主要是因为,该内阁(  )
              A.遭到满族权贵反对,有名无实
              B.以满族皇族为主,导致众叛亲离
              C.是“早产儿”,未能获得国会认可
              D.拒绝任何社会变革,导致民众普遍反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