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霸权的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 2.

              选做题:本题有两个题目,请选择要做的一道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的条款。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                    ——摘编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大选中,纳粹投票支持率飙升到了37%以上,此后,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毁灭的道路。

              ——摘编自尼尔·费格森《世界战争——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关于审判战犯的观点并简析其合理性。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民主走向毁灭的道路”的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莹(1785—1853年),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1843年,姚莹被捕入狱。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1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人狱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进行简要评价。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英军虽然掌握着制海权,但损失远远大于德国。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无限制的艇战,给英、美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35年6月,美德两国签订《美德海军协定》。英国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即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同英联邦舰艇总吨位的比例为35:100;德潜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比例为45:100,。这与《凡尔赛合约》所规定的德国海军实力限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 、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1)材料一中英德两国的海军对抗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国际联盟是否能真正的“维护和平”,实质是什么?

            • 4. 材料一:( 1914 年8 月4 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1) 依据材料一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1916年战况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比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2)国联盟约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它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国联在美国的命运说明了美国政治的哪些特征?

              材料三: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依据,此后,美国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变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材料三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材料四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4)材料四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材料五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六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5)据材料六,你如何理解材料五的内容?

              (6)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 6.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但威尔逊的主张很多遭到英法的反对。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长途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多数票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及英法反对美国多项主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指出其结果及成因。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 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欧洲历史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后又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主要因素……和平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着重于民族主义运动的暴力行为、与军国主义结合以及因爱国侵略主义(Jingoism)与沙文主义(chauvinism)而在民族间产生冲突。在某些国家如德国,民族象征与爱国性的自负因与过去的战争相关而名声大坏,因此权力争夺和权力斗争一直是国际战争的真正原因,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类的力量,只是达到夺取权力这种目的的手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的民族主义开始产生分化和重新组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英法为代表,竭力维护和固守原有的民族利益、殖民利益和新获得的霸权利益不放……第二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这是一种把民族主义推向极端、最为反动的民族主义……第三种类型是东欧和东南欧众多中小国家的民族主义,这些一战后刚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角逐争夺的对象,无法主宰其民族命运,最后被拖入大战的漩涡,付出了惨重的民族牺牲代价。

              ----摘编自凤凰网《民族主义解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提到的权力争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会体现出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出现分化的根源并分析这种分化带来的各自影响。

            • 9.

              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大西洋宪章》发表                    图2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主题?简述其影响。





              材料二 

              “坦率地说,如果不是以恶制恶而是耐心地与之抗争,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威胁、暴力和伤害一类问题。”

                                                   ——甘地

              (2)材料中甘地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它对当时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这种思想主张在当今解决国际问题方面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三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讲话》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上提出什么方针政策? 进入21世纪,我国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又有何举措?

            • 10.

              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

                 材料 中国因为日本也是协约国,所以一直不愿加入其中去反对德国。英法俄却一直希望中国的参与。“大战”初期,中国以参战作为让我们承认袁世凯当皇帝的条件,但由于日本人反对,没有成功。日本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一来仇恨袁世凯,二来担心中国加入后就会受到协约国的保护。如果中国组织起精良的军队参战,如果四万万人在经济上取得独立,那么日本决不能漠然处之。因此,三国的提议只能作罢。

              中国对于“大战”的胜利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即便有也少得可怜。在和会上,英、法因为与日本有密约不能不支持日本,威尔逊总统为了他的国际联盟计划得以成功,也对日本让步。《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放弃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和特权,并转让给日本。”这件事太不公平,所以尽管威尔逊总统给予了承认,但参议院却不批准此条约。美国的舆论监督使政府在山东问题上不敢动摇让步,华盛顿会议上,中日双方都同意接受英美的联合调停,日本将山东归还中国。

              ——摘编自(英)罗素《中国问题》

              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战”初期日本反对中国参战的原因。



              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国在山东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及实质,山东的得失过程对处理国际争端问题上有何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