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69年勃兰特出任新一届联郑德国政府总理。勃兰特一上台就全面推行其早先酝酿的新东方政策……在加强与西方联盟保持紧密联系的同时……改善和发展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终解决。

              新东方政策的提出是与当时国际局势和西德自身情况密切相关的……把德国问题的解决完全寄希望于西方盟国的做法越来越不符合现实了,西德必须在政策上作出改变,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才能有所作为。……五六十年代……欧共体的建立表明了西欧各国通过联合自强抵制美苏称霸的努力,西方阵营已走向分化。与此同时,东方阵营也出现了对苏联霸权挑战的事件,如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西德力图在国际上孤立东德的“哈尔斯坦主义”处处碰壁,结果反而孤立了自己。尽管承认东德在表面上使两德的分裂固定化,但实际上有利于克服两个德国互相对立和疏远的状况,必然加深民族间的联系和民族认同感,为日后德国的重新统一积聚条件。……经过20年的发展,战后的西德已经成长为“经济巨人” ……一方面,它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东欧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政治上,西德也有了更大的诉求,期望能独立自主的参与世界事务。为此,它也必须改变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勃兰特提出“新东方政策”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东方政策”的影响。(7分)

               

            • 2.

              (1 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它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9分)

               

            • 3.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法国将重要工业区阿尔萨斯(贝尔福地区除外)和洛林东部连同梅斯要塞割让给德国:法国向德国支付5 0亿法郎赔款,分3年付清;德军得以留驻法国,直至法赔款支付完毕为止,军费由法国承担。

              ——《法兰克福和约》(法国与德意志帝国为结束普法战争而缔结的和约)

              材料二  阿登纳(曾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认为,“即使处于民族国家的年代里,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他还厌恶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精神”,反对极权,认为是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

              ——《论二战后阿登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法兰克福和约》对法德关系的影响,并举例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登纳认为影响法德关系的原因,并结台所学评析阿登纳提出的处理法德关系的主张。(9分)

               

            • 4.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倒题。

              材料  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6分)

               

            • 5.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

              领域

              时段分布情况

              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

              合计

              1945—1989

              1990—1999

              苏联(俄罗斯)

              美国

              中国

              英国

              法国

              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

              174

              9

              64

              66

              3

              32

              18

              183

              会员国加入

              59

              0

              51

              6

              2

              0

              0

              59

              其他

              47

              13

              11

              20

              19

              14

              16

              160

              ——自黄海莉  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

              材料二  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自赵磊《建构和平——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5分)

               

            • 6.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

              领域

              时段分布情况

              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

              合计

              1945—1989

              1990—1999

              苏联

              (俄罗斯)

              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

              174

              9

              64

              66

              3

              32

              18

              183

              会员国加入

              59

              0

              51

              6

              2

              0

              0

              59

              其他

              47

              13

              11

              20

              19

              4

              6

              60

              ——摘编自黄海莉  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

              材料二  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摘编自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5分)

               

            • 7.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

              试验发表声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10分)

               

            • 8.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外交史和二战中的重大事件。1942年1月,罗斯福总统派史迪威中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1944年10月,罗斯福总统又不得不将史迪威召回美国。

              材料一  罗斯福给蒋介石电报:“读过有关中国局势的最新报告以后,我和我的参谋长们深信在最近的将来,你就要面临我一直担忧的灾难……如果你不给你在缅甸的军队补充兵员……你必须准备承受后果并承担个人责任……我确信,为了防止日本人达到他们在中国的目标,当前你唯一能做的是立即增援你在萨尔温江的部队,并要他们发动攻势,同时立即授予史迪威将军指挥你全部军队的权利,并不加限制。我现在要求你采取的行动将有利于我们作出决定……即保持并增加对你的援助……如果再拖延下去,你们和我们为挽救中国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1944年9月18日)

              ——摘编自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致罗斯福电报:“除史迪威外,在你和蒋介石之间并不存在分歧……我的意见是,如果在目前的争论中支持史迪威将军,您将失去蒋介石,并将可能因此失去中国……如果我们让中国崩溃;如果我们不能让中国军队继续参战,那么……美国势必在中国遭到失败……我谨建议你解除史迪威将军的职务,任命另一位美国将军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指挥在中国的一切陆空部队。”(1944年10月)

              ——摘编自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迪威事件”发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9分)

               

            • 9.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1951年9月4—8日,时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关系史第8卷》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7分)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到1951年即这一占领已达到其大部分目的时,美国和大多数同盟国与日本缔结了和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苏联不在缔约国之内,它们认为和约的条款过于宽厚。和约恢复了日本的主权,但这一主权仅限于日本的四个大岛。和约除了允许美国在日本保留军事基地外,对日本没有任何军事或经济限制。……实际上这一和约使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为了支持这一堡垒,美国在战后的头6年中花费了约20亿美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71年6月17日,美日分别在华盛顿和东京签订《关于琉球诸岛以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美国将行政权移交日本,包括将对钓鱼岛的“施政权”也交与了日本,而这完全是错误的。……在近年美国所谓“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中,美国开始实施全球收缩、亚太扩张的战略,重点防范由于中国崛起所可能产生的对美国不利的地区力量的重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公开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承诺。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扶持日本对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