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反目,郑成功诛杀施琅父兄,施琅再次降清。
                 康熙三年,施琅两次进军澎湖、台湾。但因飓风所阻,均以失败告终。清政府没有采纳施琅再次上疏要求征台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康熙二十年,施琅再度被任为福建水师提督,他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全心筹措征台计划。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统率大军进军台湾,郑军投降。施琅并不讳言“窃意藉此可雪父弟子侄仇恨。”但他收复台湾之后,礼待郑氏集团,公义私恩清清楚楚。这对于稳定台湾的局势,争取台湾军民的拥护,使清政府有效地控制台湾起了重要的作用。
                 收复台湾后,康熙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施琅上疏力谏,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指出,纳入大清版图可“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同时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无所不有”。施琅还指出:“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他大声疾呼:台湾“断断乎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终于采纳其建议,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
              --摘编自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主张收复台湾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在“复台”和“保台”中的历史贡献。
            • 2. 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
              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
              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
              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
            • 3. 1684年,康熙帝颁布“开海”命令:“今海内一统,出洋贸易,得旨允行”。1717年,又以南洋地区“西
              洋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恐其结成反清势力为由,下令禁止南洋贸易。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开海”的政治前提
              B.“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
              C.欧洲列强联合反清是“禁海”重要原因
              D.康熙帝时期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海禁政策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材料二
              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章梫《康熙政要》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 5. 由于受噶尔丹侵凌,罗桑丹贝坚赞率喀尔喀部蒙古部众臣服于清洧朝,1691年康熙册封其为呼图克图大喇嘛。统管外蒙古喀尔喀部宗教事务.1713年。康熙授子罗桑益西“班禅尔德尼”称号,正式确立了班禅活佛转世系统。这些举措表明康熙(  )
              ①保护佛教,尊崇活佛    ②者力缓和蒙藏之间矛盾
              ③解决了准噶尔部威胁    ④对蒙藏地区分而治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观察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7. 下列图片反映出清朝前期存在的矛盾是(  )

              ①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的矛盾  
              ②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矛盾  
              ③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  
              ④祖国统一与分裂国家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 康熙帝曾下旨“凡西洋传教士不遵守利玛窦遗规,一 律驱逐出境”。圣旨中“利玛窦遗规”的含义是(  )
              A.入乡随俗,遵行中国礼仪
              B.切磋学问,不得结交权贵
              C.立足边缘地区,勿入京畿重地
              D.研究天文历算,不得涉猎儒学
            • 9. 著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容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没有出现“瓶颈危机”的是(  )
              A.秦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
            • 10.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国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