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经验
            • 2.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 3.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
              --摘自《广州日报》
              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三: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俄国人民为什么推举列宁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做了哪些好的事情?
            • 5.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他意在说明(  )
              A.夺取政权后就建成了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建设无成功经验可借鉴
              C.必须摸索出一条新的革命斗争路线
              D.实行新经济政策才能巩固政权
            • 6. 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为壮观、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学说以1 516年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撰写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迄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学说一直处于空想阶段。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代表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邓小平同志。
              一一《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    材料二:19 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三:二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一一胡锦涛在十八大的讲话请回答:
              (1)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是什么?列宁在革命实践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参考: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列宁推动: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以及十月革命等知识点去考虑
              (2)材料二中苏联在基本上实现了的“社会主义’’与材料三中英国工党政府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参考:从两种民主国家的性质、民主的实质以及内容区分析
              (3)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与英国式“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都面临严峻危机,两国执政者如何应对?
              参考: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新经济体制;英国:面对“滞胀”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消减社会福利开支等
              (4)20世纪初期,中国人“以俄为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后期,中国人又“以俄为鉴”,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是如何“以俄为鉴”,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参考:20世纪初期,中国人“以俄为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做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20世纪后期,中国人又“以俄为鉴”,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导致苏联解体,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1)用专有名词概括说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规律)?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
              材料二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8日)
              (2)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创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是什么?
              (3)用苏俄(苏联)的史实说明道路(政策)“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4)中俄两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哪两大理论成果?其显著的共同点是什么?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摘自《广州日报》
              材料二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三  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俄国人民为什么推举列宁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怎样多次挽救中国革命的?
              (4)简要指出列宁、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的设想与列宁的实践
              马克思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选自《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
              列宁的实践: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对话
              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斯大林: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材料三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探索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所描绘社会主义蓝图的基本特征?列宁的实践与此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观点有何分歧?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后来的实践中又有何差异?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认识。
            • 10. 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入,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欧洲扩张与“俄国的事态”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