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 2.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
              B.地方自治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
              C.地方政府获得了完全的财政自主权
              D.社会动荡引发了地方割据出现
            • 3.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都选择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都选择了民主共和之路
              C.都试图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都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 4.

              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写道:洪秀全考不上秀才,便产生了逆反心理。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洪秀全曾下诏书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
              B.心理因素是导致其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
              C.反对孔孟诸子百家学说是为了传播资本主义文化
              D.实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思想上的统一
            • 5.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两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 6.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银行、建铁路、开矿藏、兴器皿技艺等主张。下列表述与其主张相悖的是

              A.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建设近代化国家
              D.坚持《天朝田亩制度》
            • 7.

              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 8.

              《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相隔不长,前者的“新”最主要体现在(  )

              A.主张奖励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B.主张效仿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唤醒了中国人,促进思想上的启蒙
              D.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 9.

              “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 10.

              清代史学家赵尔巽评太平天国时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这段推论

              A.论据充分  结论错误
              B.论证不力  结论正确
              C.以人带事  史论分离
              D.立场片面  因果颠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