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1930年某公司同事的合影。该图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总体特点是(  )
              A.受了西方服饰的影响
              B.遭遇保守势力的阻碍
              C.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
              D.中西相容,渐进变革
            • 2.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 3. 如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这种房屋建筑与生活状态(  )
              A.体现唯我独尊心理
              B.体现商品经济形态
              C.反映尊卑等级观念
              D.传递敬天法祖思想
            • 4.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说明(  )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 5. 如图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 报》上发表的图片,这反映出当时(  )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 6. 《申报》1888年4月1日载文指出,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个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种现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女子走出家门参加经济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B.文章的作者抱有极大的偏见歧视有工作的女性
              C.工厂接纳女工说明社会开放程度较从前有提高
              D.近代工业的发展冲击着旧的社会观念以及习俗
            • 7. 从上海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一                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
              苦力544鸦片馆主353杂货商329钱庄助理228
              百货业主453洋行雇员344船民253茶叶店主174
              裁缝375木匠、建筑工、承包商330船商、丝商、棉商230老鸨222
              小贩165米商123酒店业主151糖果商、面包商119
              佣人152典当商119理发师132煤商95
              资料来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
              材料二
              1865年   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67年  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
              1872年  英商出资创办的《申报》
              1884年  英商主办《点石斋画报》创刊
              1896年  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
              1897年  夏瑞芳、鲍咸昌在沪创立商务印书馆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业
              《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
              1911年  《新申报》号外在次日报道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示威
              1925年   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
              --摘自熊月之《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材料三

              注:专门事业指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
              杂类指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摘自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表根据数据绘制
              (1)材料一体现了上海开埠早期,租界内华人职业分布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体现了上海社会哪些方面的变迁?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华人职业分布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认识。
            • 8. “辫子与历史”
              材料一
              “我(孙中山)剪去一生长成之辩发,往衣服店买得一套最新日本装穿好,……日本自战胜中国后,世人以礼待日人,我扮日人,亦出入相宜也。若无此举,则不能逃脱数次之危险地位矣。
              --陆文灿《流亡之孙公》材料二
              12月13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
              --1911年12月17日《大公报》材料三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剪辫法令材料四
              1912年2月19日的《申报》载,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死。山东都督周自济派宣传员到昌邑,宣传新政,劝导剪辫,激起民变,宣传员和无辫者27人被杀。
              材料五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狂儒辜鸿铭》问题:
              (1)根据材料一,推测孙中山是何时为什么要剪辫子?
              (2)袁世凯公开剪辫子有何政治意图?
              (3)辜鸿铭所言的“心中的辫子”是指什么?
              (4)基于上述材料,你是这样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剪辫子”现象?
            • 9. 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B.社会观念的进步
              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
              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
            • 10. 社会的发展推动妇女的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人,伏于人也。……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
              --《大戴礼记•本命篇》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人的妇女观念。
              材料二  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尤其是纺织工业中的(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和孩子,因为妇女和孩子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更服从命令。对妇女和童工劳动的剥削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时期雇主更喜欢雇佣妇女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中的女工们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三  文之意,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之团体,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也。未知诸君以为然否?更有一言奉献:切勿倚赖男子代为出力,方不为男子所利用也。
              --孙中山《致参政同盟会女同志的信》(1912年9月2日)(节录)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妇女解放的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