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材料一:(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间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6分)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4分)

               

            • 2.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  )

              A.当地已殖民地化
              B.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C.教育成就显著
              D.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 3.

              中央电视台进行过《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家风是一个家族共同遵循的家族理念观,且家风也随主流文化和政治生活格局的演变而变化。下列对中国历代家风演变分析不符合史实的是:

              A.西周宗法理念推动亲睦等级思想提升
              B.汉代以来敬畏鬼神理念开始融入家风
              C.宋以来社会责任感日益成为家风主流
              D.近代以来世界新观念开始有选择融入
            • 4.

              (26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非洲

              1750年

              19.2

              0.1

              13.1

              1850年

              22.7

              2.3

              8.1

              1900年

              24.9

              5.1

              7.4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8分)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9分)

               

            • 5.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无限制地滥发纸钞,导致通货膨胀,钞币贬值。到洪武末年,商贾做买卖皆以金银定价,不用纸钞。在民间白银货币化的推动之下,到万历年间,政府最终承认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形成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

              白银货币化推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白银货币化,将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市场之中。赋役的货币化,使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产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和影响。(10分)

              材料二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时间

              贸易政策

              1786年

              英法谈判达成“艾顿商约”,法国降低英国棉毛织品、五金商品的进口税率,英国降低法国葡萄酒的进口税率。

              1813和1833年

              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1846年

              议会废除《谷物法》(1815年通过的限制粮食进口的法律),谷物可以自由进口。

              1849年

              议会废除《航海条例》,沿海贸易开放。

              1860年

              《英法商约》签订,主要内容有三点:互减关税、最惠国条款、自由贸易原则。

              ——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三  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晚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开始有人对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提出了质疑与抨击,将“利”视作“时之大义”。维新运动中,讲功利以求富强的呼吁,在当时的报刊上也屡屡可见。19世纪末,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既加剧了民族危机,也损害了商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商人主张“自行筹办,则保路权以保国权,亦即以保利权”。收回利权运动广泛展开。五四运动期间,商人也掀起抵制日货高潮。

              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新式商人的义利观又发生了变化且与西方商人更为接近。他们认为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与权利。财富被视为名誉和地位的象征,利润更是成功的唯一标志。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义利观的发展演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中国商界“义利观”演变的历史过程。(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6.

              (36分)饮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盐自古被称为“食肴之将”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为适应诸侯争霸需要,致力于富国强兵,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民制之盐须交官府尽数收购,由官府运销。

              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百姓自由开采售卖食盐,官府从中征税。

              汉武帝时期鉴于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盐商富累巨万,改为产、运、销完全官营,于是国库充实,民不益(增加)赋而天下用饶。

              隋朝和唐朝初期,实行轻徭薄赋,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既不行官卖,又免征盐税。

              唐朝后期因安史之乱,财政陷入困境,对盐业进行改革,政府统一收购盐,就地在盐场征税后批发给盐商,任其自由销售。

              明朝实行纲运法,官府指定少数资本雄厚的商人,在向官府交纳盐款后,拥有收购和销售的特许专营权力。这对后来徽商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清朝为打破徽商对盐业的垄断局面,于1832年实行“票盐制”,规定无论什么人,只要按章纳税,即可领票(经营食盐的凭证)经营。

              (1)请阅读上表,对盐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写标号)并说明理由。并概括影响盐业政策变化的因素。(12分)

              意大利从14世纪开始,(宴会上出现了)主菜和甜点之间的中间菜。宾客们利用上菜的间隔,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同时品尝菜单上没有的菜,这使得厨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让宾客惊呼的一道风景。中间菜以量大和品种丰富著称,中间菜还把食品和不能吃的装饰混搭在一起,装饰是画家和雕刻家精心创作。有一些中间菜成为完全人为的场景设计,需要艺术家的本事和演员的配合。在著名的“锦鸡福宴”上,中间菜就是一出神秘剧,有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而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并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在某种意义上,中间菜是文艺复兴这段“插曲”的前奏。

              ——摘自《权力的餐桌》

              (2)概括中间菜的特点,并谈谈你对“中间菜是文艺复兴的前奏”这一观点的理解。(12分)

              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等地出现了西餐馆,但是连“开眼看世界”的一批中国人都对其评价不高。国人认为西餐腥膻生冷,还有“野蛮之风”。郭嵩焘出使英国,曾携夫人“仿行西礼,宴请英国绅商士女”,国内攻击他“令内眷入席陪宴,有失体统”。到民国初年, 吃西餐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虽吃不惯却仍对其感兴趣, 这与中餐馆存在的问题有关……西餐让中国人耳目一新,《清稗类钞》(1916年徐珂所著)对此有详细描绘:“席之陈设,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两端……及进酒,主人执杯起立(西俗先致颂词,而后主客碰杯起饮,我国颇少),客亦起执杯……进点后,可饮咖啡,食果物,吸烟(有妇女在席则不可)”。据说清华大学校长还对出国前的留美学生进行吃饭培训,包括如何保持优雅和安静。与此同时,一种既能像西餐一样显示格调和品味,又不违背华人口味的餐馆应运而生,其中以上海锦江川菜馆最为著名。

              ——摘自《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

              (3)结合时代背景,解读材料所述的社会现象。(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7.

              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
            • 8.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D.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 9.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青年人在教堂里举行新式婚礼
              B.人们坐公交车上下班
              C.按时收听广播电台播发的新闻和文艺节目
              D.人们在家中欣赏电视节目《三毛流浪记》
            • 10. 如表所示是反映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的调查表,对表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被调查者类别人数自订婚、或愿意自订婚人数及占比
              人数占比
              社会各阶层
              共835人
              已婚者395215%
              已订未婚者1302015%
              未订婚者31527386%
              其他95//
              知识女性共
              160人
              已婚者401435%
              未订婚者1207562.5%
              ①自订婚姻成为流行趋势
              ②知识分子婚姻观念超前
              ③父母包办婚姻现象杜绝
              ④婚姻呈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