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康有为“请断发易服”与中华民国政府“剪辫法令”的目的差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说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意义。
            • 2.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3.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 4. 如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它反映出当时的上海(  )
              A.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B.社会生活呈现西化趋势
              C.已经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D.生活水准接近世界水平
            • 5. 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  )
              ①恋爱自由,婚姻开始自主 
              ②离婚、再婚十分频繁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如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留短发,穿一种西服领、双排扣、束腰身的服饰,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这一时期是(  )
              A.清末民初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7. “粉丝”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
              B.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C.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 8.

              (18分)尊重妇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材料二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四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对比材料三,指出材料四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 9.
              【题文】(18分)尊重妇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材料二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四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对比材料三,指出材料四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 10.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2年的中国上海,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情形                           (  )

              A.穿着旗袍、高跟鞋的摩登女郎
              B.邻居在教堂举办西式婚礼
              C.《申报》刊登五四运动的消息
              D.有人乘坐汽车去观看电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