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C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2.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两者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3.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要改变农村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设立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根据宪法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3年10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至此,原来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的人民公社被撤销,相应地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人民公社时代作为村级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也被撤销,代之以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本村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材料三 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发展,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各地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2010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了城乡选举同票同权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人民公社体制的主要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决定在农村撤社设乡的原因,这一举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有什么主要特点?综合材料二、三,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 6.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 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为保障 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下面我讲十个问题。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一一摘引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1)指出毛泽东所说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在工业化道路、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第六、第七大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论十大关系》在农、轻、重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有何偏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评价这一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 9. 读下图,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④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 10.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美好愿望
              ②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
              ③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入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④是“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     ]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