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市的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开埠后的上海陆续出现了外侨专享的体育娱乐、社交休闲及音乐欣赏的租界公园。1926年,在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上海工部局内定租界公园对中国人开放,并于1928年付诸实施。
                      晚清至民国时期北京开放的公园
              公园名称开放时间原址主管机关
              农事试验场(万生园)1907年乐善园、广善寺农工商部
              中央公园(中山公园)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中央公园董事会
              北海公园1925年8月1日北海京都市政公所
              颐和园1928年7月1日颐和园北平特别市政府
              --郑西平《北京公园发展的思考》
              结合材料,以京沪公园为例,分析其历史变迁及原因。
            • 2. 材料一  第14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21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员;
              第22条,大总统宣告开战、媾和;
              第50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60条,大总统对国民之全体负责任
              --《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
                  材料二  在民初政治形势下,恢复总统制并非毫无道理。精通宪法学的古德诺就对改制表示赞赏,认为西方内阁制国家,人民于代议制有长久的经验,但中国却无此经验。此外,内阁制国家多系君主国,创设此制的原因在于世袭君主端拱无为,故须内阁承担责任,中国的情况亦与此不同。新约法变内阁制为总统制,以美国的先例衡量,可谓“共和国之良法”。古氏虽有为袁世凯“御用”的嫌疑,所论却多少考虑了中国“国情”。但因袁世凯和张勋相继上演“复辟”闹剧,不仅君宪政体被彻底否定,以集权行政为特征的总统制也不再被人看好。--杨天宏《比较宪法学视阈下的民初根本法》
              (1)依据材料一,《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什么政体?其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古德诺的观点。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说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
            •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
              1
              10
              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13年10 月6 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10 月10 日,袁正式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也变成正式的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表现。
              (2)根据上述材料,对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艰难性加以说明。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议,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若建立政府之后,少有不洽众望,即欲群起革命,朝更夕改,如弈棋之不定,固非新建国家之道。天下事不能无弊,要能以平和为贵,使其弊不致大害人民,则与其颠覆昔日之政府,而求伸其权利,毋宁平和之为愈。然政府之中,日持其弊端暴政,相继放(施)行,举一国人民,悉措诸专制政体之下,则人民起而颠覆之,更新立政府,以求遂其保全权利之心,岂非人民至大之权利,且为人民自重之义务哉!我中国人之忍苦受困,已至是而极矣!今既革命独立,而犹为专制政体所苦,则万万不得甘心者矣!此所以不得不变昔日之政体也。
              ──邹容著《革命军》
              根据材料概述邹容的基本主张和影响。
            • 5.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
              篇数1123
              以下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
              A.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大公报》倾向民主共和政治
              D.当时人们的政治主张有多样化的倾向
            • 6. 有一首《保国歌》,内容是:“堂堂始祖是黄帝,四万万人皆苗裔,嫡亲同胞好弟兄,保此江山真壮丽。仔细听我保国歌,天和地和人又和,取彼民贼驱异类,光复皇汉笑呵呵! ”这首诗歌所讲的“保国”是指(  )
              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保卫中国主权
              B.推翻袁世凯独裁卖国的统治,保卫中华民国
              C.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恢复汉族的中国
              D.抗击日本侵略,保卫祖国
            • 7. 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社会各阶层人民都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人们把这个重大事件概括成三句话:“唐山发生了革命,‘漩桶’已经退位,孙逸仙做了大总统”。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
              A.渴望脱离清朝独立
              B.心向祖国、关心祖国
              C.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有限
              D.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
            • 8.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 9.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 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 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 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 10.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