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臻于极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薛泽石《听毛泽东讲史》
              材料二  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己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圈不亏损,是以联愈不以生事为贵。
                                                                                                                    --《圣祖圣训》卷六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 “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夜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县否客观合理?谈谈理由。
            • 2. 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康熙
              材料二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之时代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及我民族同化力强固之后,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所同化。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长城之功为不少也。”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熙帝不修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孙中山作此评价的目的。
            • 3. 学者许倬云曾把某一时期的中国比作“兔子”:欧洲已在脱胎换骨,“兔子与乌龟赛跑,不但兔子中途停下来休息,而且兔子根本不知道有此正在进行中的赛跑”。这一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同光中兴
            • 4. 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为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如图所示斗争(  )
              A.推动了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
              B.与平定“三藩之乱”同时进行
              C.为打击噶尔丹分裂势力创造了条件
              D.为 我国东北边防带来了200余年的安定
            • 5. 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
              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
              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
              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材料二
              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章梫《康熙政要》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 7. 从下图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 8. 17世纪晚期,英国资产阶级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此时的中国(  )
              A.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加强皇权
              B.思想家李贽著《焚书》挑战传统儒家思想
              C.康熙帝击败沙俄签条约维护国家主权
              D.雍正帝设军机处将皇权专制推到历史顶峰
            • 9. 下列图片反映出清朝前期存在的矛盾是(  )

              ①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的矛盾  
              ②清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矛盾  
              ③中华民族与欧洲侵略者的矛盾  
              ④祖国统一与分裂国家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国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