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主张治学者不可以“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中国古代史学家是
              [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刘知几
              D.章学诚
            • 2.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历史研究要
              [     ]

              A.注重探究事实真相
              B.关注古今之间联系
              C.努力发现全新材料
              D.重视最新史学观点
            • 3. 英国史学家卡尔认为历史是“坚实的解释硬核外面裹着可引起争议的事实的果肉”。下面能成为“硬核”的是
              [     ]

              A.事件发生的时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
              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
            • 4. “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没有理论、思想,其中包括那些倡导‘学术自由’的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

              A.历史研究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B.历史研究必须有充分的史实证据
              C.历史研究必须有统一的理论指导
              D.历史研究应该有充足的史书依据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断代史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有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意。这种取向,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很长时间中,在中国学者中自然流行。……(其)相对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和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日益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的考察,社会学的方法论色彩在这种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所谓“宋代近世说”和“中国文化漂移论”。……他是要说明: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是无可救药的了。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飘移到了日本。
              ——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明史研究范式的四个问题》

              (1)中国学者传统的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作者是如何理解内藤湖南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英国学者罗林生通过“贝希斯顿铭文”破解了楔形文字
              B.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
              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商史可信
              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 7. 修史是中国历朝之传统。有史家“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但如果按照梁启超新史学标准衡量,则与之不符。主要表现在
              [     ]

              A.体例不符
              B.目的不符
              C.方法不符
              D.影响不符
            • 8. “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对伽达默尔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

              A.在认识历史事件时,我们应尽力避免偏见,追求真实的历史
              B.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C.历史不仅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
              D.判断也是偏见的重耍组成部分
            • 9.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观点主要表明了作者
              [     ]

              A.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立场
              B.只看到了表象,犯了历史循环论的错误
              C.想表达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观点
              D.揭示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10.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     ]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B.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历史的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