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分)

              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变化。反过来,适应变革的经济政策也会有力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社会前进和文明进化的应有之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农抑商政策,就是代表土地资本的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势力的唯一方法。中国历史……朝代只管更迭,却依旧不曾脱离封建社会,而走入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但是,为什么不能脱离封建社会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有发达。产业没有发达,所以即令有势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其力量也不足以摇动封建社会的秩序,却不能代替土地资本,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走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一部二十四史的政权推移,翻来覆去,都不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圈子外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

              材料二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经济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文明的借鉴与发展

              国家

              事件

              日本

              明治政府“文明开化”

              法国

              拿破仑的《民法典》

              苏俄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美国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经济干预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西方推行的商业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表格,以“文明的借鉴与发展”为题,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任选2例)(8分)示例:程朱理学:理学家借鉴道教佛教有益成分,从宇宙起源探讨伦理纲常,创立了理学,使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又称新儒学)。

            • 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拉斐尔《雅典学院》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作品与思想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西比较。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图示,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工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明清是民间手工业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纺织业在丝棉产区成为城乡广为流行的手工业形式……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业市镇44个。    
               一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1)概述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显著变化及对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作贾(传统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8世纪中叶成熟。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指出材料所说“经济形态”成熟的社会条件并比较它与“作坊工业”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大战时期和战后几年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轻工业。纺织工业,从1896年至1913年,中国的华资纺织工厂仅有16家,而1914年至1922年,民族资本所创建的纱厂达49家。面粉工业在大战期间建立的约有100家,中国由面粉输入国一跃成为面粉输出国,1915年至1921年,中国面粉平均每年出超百余万担。其他像火柴业、水泥业等也都有些发展。    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   
              ——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3)依据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说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六年,尽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材料三 汉武帝始创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

              材料四 (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监尊。刺史位下大夫,而监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请回答:
              (1)秦王嬴政即位那一年是公元前246年,那么材料一中“二十六年”指哪一年?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三中的信息解释材料四中“以卑监尊”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有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