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傅兰雅(John Fryer)是晚清来华的著名翻译家之一。他于1863年到达北京,成了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直到1896 年离开中国。傅兰雅翻译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填补空白之作。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翻译者略有不同的中文术语体系。深感于术语混乱所造成的不便,他出版了“中西名目表”,归总了翻译中遇到的金石、化学、药学、汽机和植物等门类的术语,以便于译者和读者使用,并努力倡导术语的统一。傅兰雅于1880年发表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说截至1879年6月,售出书籍31111部。从当时已刊成书籍98种来看,平均每种售出300多部。如此看来,其影响似乎有限。
                 材料二 1896年夏天,傅兰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执教。如果说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的二十八年中,傅兰雅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那么到美国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转向了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上。在加大任教的近20年间,傅兰雅开设过各级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并在校内外就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中国教育和中国的现状作过多次讲演。以加利福尼亚大学1898-1899年的课程注册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傅兰雅所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日本的语言、历史、文学、政府、法律及社会现状;中日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中日哲学与宗教;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官话与文言的研究。所有这些为想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一扇窗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兰雅所译书籍影响有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傅兰雅对中西文化的贡献。
            • 2. 西方新文明的基础
                     5至11世纪,……西方显得原始、无足轻重。但正是这几个世纪中,恰恰因为西方必须重新开始,所以,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
              --《全球通史》
              问题:
              (1)“5至11世纪”,“西方显得原始、无足轻重”有哪些表现?
              (2)你如何理解“但正是这几个世纪中,恰恰因为西方必须重新开始,所以,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茨地区的金匠谷登堡研发了涉及印刷机的一些单独或合并铸成的“小块”和铅制的“模具”。1457年,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智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材料二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书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清代,商业雕版印刷广泛传播。福建的四堡地区在17世纪后期兴起家族经营的书坊。四堡书业主要出版教育文本、实用指南手册(如礼仪指南、医药用书、风水手册等)和通俗小说等全国通行书籍。其中教育文本最畅销,它囊括了各种有助于考试的辅助资料,如朱熹注本《四书》;还有宣称对经商的读者大有用处的《信札/字辨》书。18世纪,四堡书业的销售覆盖了南方九省,他们带着识字读物和经典书籍向南部内陆和边陲日益增长的人口传播文化。
              --摘编自[美]包筠雅《中国书籍社会史:四堡书业与清代书籍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印刷书在15世纪中后期蓬勃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18世纪法国“印艺社”和中国“四堡书业”图书出版的主要差异。
            • 4. “文化出超”
              “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
              --《中外文化交流史》何芳川主编问题:运用隋唐、明清之际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实阐述这一观点。
            • 5. 公元1000年时,英国人爱尔费里克在《对话集》中这样写道“我到海外去,去买紫色布帛和丝绸,宝石和黄金,彩色衣服和染料,酒类和油类,象牙和黄铜,硫磺和玻璃,以及其他类似的货品。”这些采购品到达西欧的路线最有可能是(  )
              A.阿拉伯--中亚--欧洲
              B.印度--非洲--西欧
              C.中国--阿拉伯--欧洲
              D.中国--俄国--欧洲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l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
              --摘编自《文史精华》2008年第l0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7.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英语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
              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
              词义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
              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
              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
              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
            • 8.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尽管,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由于闭关锁国和思想禁锢而昙花一现。但是,伴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西学的传入不仅不断扩大,而且还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问题:
              请就洋务运动后半个世纪间“西学东渐”的历史过程援例进行梳理补白。
            • 9.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社会在相互对视中逐渐加深了对各自文化(文明)的理解,这一过程也加速了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孺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鸿、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年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扦击和揭露。
              一一摘编自庞忠甲《论濡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  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但在这些称谓里,外来之物仍然是具体之物。而“欧风美雨”则并不一一而指言其物。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化雨。
              一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一一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一一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的理由。导致他们产生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风美雨”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请提炼出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你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 10. “西学东进”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材料一  “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材料二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材料三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问题:
              (1)用“东学西渐”的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学东渐”的历程和阶段性特点。
              (3)你是如何看待“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