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教士成为明清之际西方文化输入的首要担当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明末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或称“知识传教”)策略所奠定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东渐,其具体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口头传授、译撰中文书籍、携入或自制西洋科学仪器等。当时的译著共成书400余种, 其中科学类占130余种。当时对欧洲科学著作的翻译盛行一时,大部分的西方科学知识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摘编自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
              材料二 康熙之后(十八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的联系竟为中断。雍正元年(1723年)明昭禁教,实际宣布对西方文化绝交。此后的一个世纪,是西方世界变化最大、进步极速的时代,一系列重大事件尽皆出现于此百年之间。而我们全无所知,毫无所感。此间,以英国为首的对华贸易固然仍在继续,但英人所重视的是商业利益,一心想的是通过运销鸦片而多赚取中国的白银,绝不注意文化上的沟通。--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材料三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西学东渐的新阶段。从西学的输入而言,“政治国家与夫哲理之书满街皆是”“日日而言政治学, 人人而言政治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据统计,1901-1904 年各书社翻译的西方政治学说专著共66种,1901-1909 年各期刊杂志发表译述文章共127篇。地域从欧美到日本,各种具体法规、法制、各国政治制度的专门著作更是不胜枚举。--摘编自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教士在华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方文化联系中断的原因及后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西学东渐的主要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析这一阶段西学引入的背景。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傅兰雅(John Fryer)是晚清来华的著名翻译家之一。他于1863年到达北京,成了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直到1896 年离开中国。傅兰雅翻译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填补空白之作。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翻译者略有不同的中文术语体系。深感于术语混乱所造成的不便,他出版了“中西名目表”,归总了翻译中遇到的金石、化学、药学、汽机和植物等门类的术语,以便于译者和读者使用,并努力倡导术语的统一。傅兰雅于1880年发表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说截至1879年6月,售出书籍31111部。从当时已刊成书籍98种来看,平均每种售出300多部。如此看来,其影响似乎有限。
                 材料二 1896年夏天,傅兰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执教。如果说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的二十八年中,傅兰雅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那么到美国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转向了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上。在加大任教的近20年间,傅兰雅开设过各级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并在校内外就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中国教育和中国的现状作过多次讲演。以加利福尼亚大学1898-1899年的课程注册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傅兰雅所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日本的语言、历史、文学、政府、法律及社会现状;中日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中日哲学与宗教;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官话与文言的研究。所有这些为想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一扇窗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兰雅所译书籍影响有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傅兰雅对中西文化的贡献。
            • 3. 近代以来不同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的黄金时代”、希腊的奇迹、希腊的光荣--这是人们在提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通常会说起的一些溢美之词……经过对比,可以对希腊人的非凡成就做出两点解释:首先,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够从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受益,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又没有近到使希腊人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地步……城邦的出现和持久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因素,因为城邦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必需的制度保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伯里克利的黄金时代”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做出高度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文化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材料三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4)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茨地区的金匠谷登堡研发了涉及印刷机的一些单独或合并铸成的“小块”和铅制的“模具”。1457年,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智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材料二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书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清代,商业雕版印刷广泛传播。福建的四堡地区在17世纪后期兴起家族经营的书坊。四堡书业主要出版教育文本、实用指南手册(如礼仪指南、医药用书、风水手册等)和通俗小说等全国通行书籍。其中教育文本最畅销,它囊括了各种有助于考试的辅助资料,如朱熹注本《四书》;还有宣称对经商的读者大有用处的《信札/字辨》书。18世纪,四堡书业的销售覆盖了南方九省,他们带着识字读物和经典书籍向南部内陆和边陲日益增长的人口传播文化。
              --摘编自[美]包筠雅《中国书籍社会史:四堡书业与清代书籍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印刷书在15世纪中后期蓬勃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18世纪法国“印艺社”和中国“四堡书业”图书出版的主要差异。
            • 6. 中西方科技文明的互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到了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三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回答:
              (1)试分析材料一中的“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是由于“历史的巧合”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你从东西方科技的交流与发展中得出哪些结论?
            • 7.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尽管,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由于闭关锁国和思想禁锢而昙花一现。但是,伴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西学的传入不仅不断扩大,而且还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问题:
              请就洋务运动后半个世纪间“西学东渐”的历史过程援例进行梳理补白。
            • 8.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社会在相互对视中逐渐加深了对各自文化(文明)的理解,这一过程也加速了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孺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鸿、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年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扦击和揭露。
              一一摘编自庞忠甲《论濡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  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但在这些称谓里,外来之物仍然是具体之物。而“欧风美雨”则并不一一而指言其物。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化雨。
              一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一一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一一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的理由。导致他们产生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风美雨”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请提炼出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你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 9. “西学东进”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材料一  “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材料二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材料三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问题:
              (1)用“东学西渐”的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学东渐”的历程和阶段性特点。
              (3)你是如何看待“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 10.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
              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
              (1)根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结合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3)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4)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