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三角形纸片AOB,其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A(-6,0),B(0,8),点O为坐标原点.
              (1)求边AB的长;
              (2)点C是线段OB上一点,沿线段AC所在直线折叠△AOB,使得点O落在边AB上的点D处,求点C的坐标.
            • 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3,0),B(2,0),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BC=4.

              (1)求∠OBC的度数;
              (2)如图2,点P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运动,同时点Q在边BC上从点B向点C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①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已知△PQB是直角三角形,求t的值;
              ②若点P,Q的运动路程分别是a,b,已知△PQB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与b满足的数量关系.
            • 3. (2015秋•抚州校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梯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3,4),B(8,4),C(11,0),点P(t,0)是线段OC上一点,设四边形ABCP的面积为S.
              (1)过点B作BE⊥x轴于点E,则BE=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C=    
              (2)求S与t的函数关系.
              (3)当S的值是多少时?线段AB与CP相等,并求出此时直线AP的关系式.
            • 4. 如图,点A(0,1)、B(2,0),点P从(4,0)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向坐标原点O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x轴向坐标原点O匀速运动,过点P作x轴的垂线l,过点Q作AB的垂线l2,它们的交点为M.设运动的时间为t(0<t<2)秒
              (1)写出点M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设△MPQ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及t的取值范围.
            • 5. 如果方程(a+1)x|a|+(b-4)y|b|-3+2=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且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画出函数y=ax+b的图象,并求线段AB的长度.
              (3)求△OAB的面积.
              (4)如果P点是x轴上的一点,且△PAB为等腰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
            • 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点C为x轴负半轴上的一点,过点C作CD⊥AB,垂足为D.
              (1)求证:△BOD∽△BAC;
              (2)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3
              x+m,OD=2,求AC的长度.
            • 7. 已知如图,A(-4,0)、C(0,4),点B在x轴正半轴上,AC=BC,D点坐标为(3,0),连接CD,将△BCD沿直线BC折,E点为D点的对应点.
              (1)求点E的坐标;
              (2)点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A点向B点运动,运动到B点停止运动,连接CP,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CDP的面积为S,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S;
              (3)在(2)的条件下,连接PE,l为过C点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在P的运动过程中,l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PQ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8. 数学课外选修课上李老师拿来一道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原问题:如图1,已知△ABC,在直线BC两侧,分别画出两个等腰三角形△DBC,△EBC使其面积与△ABC面积相等;(要求: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一个以BC为底.一个以BC为腰)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我们学习过如何构造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2,过点A作直线l∥BC,点D、E在直线l上时,S△ABC=S△DBC=S△EBC,如图3,直线l∥BC,直线l到BC的距离等于点A到BC的距离,点D、E、F在直线l上,则S△ABC=S△DBC=S△EBC=S△FBC.利用此方法也可以计算相关三角形面积,通过做平行线,将问题转化,从而解决问题.
              (1)请你在备用图中,解决李老师提出的原问题;(在备用图1中画出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DBC,在备用图2中画出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EBC)
              参考小伟同学的想法,解答问题:
              (2)如图4,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的网格,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ABC的面积为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A(-1,0),B(0,2),D是直线l:y=
              1
              2
              x+3上一点,使△ABO与△ABD面积相等,则D的坐标为    
            • 9. 如图,直线y=k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OB:OC=
              1
              2

              (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           
              (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2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过程中,
              ①试写出△AOB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探索: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2;
              ③在②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0.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4
              3
              x+
              25
              3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D.直线AC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E,
              OE
              OC
              =
              5
              12
              ,CE=
              169
              12

              (1)若OG⊥CE于G,求OG的长度;
              (2)求四边形ABOE的面积;
              (3)已知点F(5,0),在△ABC的边上取两点P,Q,是否存在以O、Q、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P全等,且这两个三角形在OP的异侧?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