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如图①,在Rt△ABC中,AB⊥AC,AB=3cm,BC=5cm,将△ABC绕AC中点选择180°得到△CDA,如图②.再将△CDA沿AC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平移得到△NDP;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NDP停止平移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4).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Q∥AB?
              (2)设△PQC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QDC:S四边形ABQP=1:4?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D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A=BC,∠ABC=60°,∠ADC=30°,连接对角线BD.
              (1)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连接AE.
              ①依题意补全图1;
              ②试判断AE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1)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线段DA、DB和DC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2,F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满足∠AFC=150°,连接FA和FC,探究线段FA、FB和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3. 如图①,在△ABC中,∠A=90°,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ADE=∠ABC.
              初步感知:将图①中△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度,当α=180°时,如图②,易知△ABE和△ADC的面积相等.(不用证明)
              深入探究:将图①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α度,当0°<α<180°时,如图③,猜想△ABE和△ADC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简单应用: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度,当AB=5,AD=3时,在旋转过程中,△AB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的最大值为    
            • 4. 如图(1),在Rt△ABC中,∠A=90°,AC=AB=4,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等腰Rt△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等腰Rt△AD1E1,如图(2),设旋转角为α(0<α≤180°),记直线BD1与CE1的交点为P.

              (1)求证:BD1=CE1
              (2)当∠CPD1=2∠CAD1时,求CE1的长;
              (3)连接PA,△PAB面积的最大值为    .(直接填写结果)
            • 5. (1)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索EF,BE,FD的数量关系,王岩和张放两位同学探索的思路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王岩是这样想的:把△AB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到使AB与AD重合,得△ADG,并确定点F,D,G在一条直线上,再证明△AEF≌AGF…
                   张放是这样想的: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AEF≌△AGF…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2)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
              1
              2
              ∠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实际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O处)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都是90海里,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同时,舰艇乙沿着射线BM的方向(∠OBF=120°),以14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80°,试问,两舰艇E,F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2)的条件?如果符合,请求出两舰艇之间的距离(画出辅助线);如果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 6. (1)探究发现:
              下面是一道例题及其解答过程,请补充完整:
              如图①在等边△ABC内部,有一点P,若∠APB=150°.求证:AP2+BP2=CP2
              证明:将△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则△APP′为等边三角形
              ∴∠APP′=60°   PA=PP′PC=    
              ∵∠APB=150°∴∠BPP′=90°
              ∴P′P2+BP2=    
                   即PA2+PB2=PC2
              (2)类比延伸:
              如图②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AC=90°,内部有一点P,若∠APB=135°,试判断线段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联想拓展:
              如图③在△ABC中,∠BAC=120°,AB=AC,点P在直线AB上方,且∠APB=60°,满足(kPA)2+PB2=PC2,请直接写出k的值.
            • 7. 已知: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5),C(
              20
              3
              ,0),AOCD为矩形,AE垂直于对角线OD于E,点F是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AF、OF.
              (1)求AF和OF的长;
              (2)如图②,将△OAF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0°<α<180°),记旋转中的△OAF为△OA′F′,在旋转过程中,设A′F′所在的直线与线段AD交于点P,与线段OD交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P、Q两点,使△D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8. 已知,把Rt△ABC和Rt△DEF按图1摆放,(点C与E点重合),点B、C、E、F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ACB=∠EDF=90°,∠DEF=45°,AC=8,BC=6,EF=10,如图2,△DEF从图1的位置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向△ABC匀速移动,同时,点P从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向点B匀速移动,AC与△DEF的直角边相交于Q,当P到达终点B时,△DEF同时停止运动.连接PQ,设移动的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1)△DEF在平移的过程中,当点D在Rt△ABC的AC边上时,求t的值;
              (2)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A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移动的过程中,当0<t≤5时,连接PE,是否存在△PQ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9. 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D=6,∠BDC=30°,将△BCD绕点B逆作时针方向旋转得到△BC0D0,其中点C,D的对应点分别是点C0,D0,且点D0刚好落在CB的延长线上,直线D0C0与AB相交于点E;

              (1)求旋转角α的度数;
              (2)求△EBD0的面积;
              (3)如图②,将△BC0D0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得到△B1C1D1,其中点B,C0,D0的对应点分别是点B1C1D1,当点C1到达边CD上时停止运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B1C1D1与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图中阴影部分),请直接写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4)如题③,在(3)的△B1C1D1平移过程中,直线D1C1与线段AB相交于N,直线B1C1与线段BD相交于M,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MN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0. 已知:Rt△A′BC′≌Rt△ABC,∠A′C′B=∠ACB=90°,∠A′BC′=∠ABC=60°,Rt△A′BC′可绕点B旋转,设旋转过程中直线CC′和AA′相交于点D.

              (1)如图1所示,当点C′在AB边上时,判断线段AD和线段A′D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关系式不证明;
              (2)将Rt△A′BC′由图1的位置旋转到图2的位置,
              ①求证:∠ACD=∠A′C′D;
              ②(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