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因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 \dfrac {1}{3})^{x}\)是指数函数\((\)小前提\()\),所以\(y=( \dfrac {1}{3})^{x}\)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 是错误的\((\)填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结论\()\).
            • 2.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被同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所以\(∠A+∠B=π\)
              B.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中国松辽地区和中亚细亚的地质结构类似,而中亚细亚有丰富的石油,由此,他推断松辽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C.由\(6=3+3\),\(8=3+5\),\(10=3+7\),\(12=5+7\),\(14=7+7\),\(…\),得出结论:一个偶数\((\)大于\(4)\)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
              D.在数列\(\{a_{n}\}\)中,\(a_{1}=1\),\({{a}_{n}}=\dfrac{1}{2}\left( {{a}_{n-1}}+\dfrac{1}{{{a}_{n-1}}} \right)(n\geqslant 2)\),由此归纳出数列\(\{a_{n}\}\)的通项公式
            • 3. 将正整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把行与列交叉处的一个数称为某行某列的数,记作\(a_{ij}(i,j∈N*)\),如第二行第\(4\)列的数是\(15\),记作\(a_{24}=15\),则有序数列\((a_{82},a_{28})\)是 ______ .
              \(1\) \(4\) \(5\) \(16…\)
              \(2\) \(3\) \(6\) \(15…\)
              \(9\) \(8\) \(7\) \(14…\)
              \(10\) \(11\) \(12\) \(13…\)
              \(…\) \(…\) \(…\) \(…\)
            • 4.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    \()\)

              \((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演绎推理\(.\)  \((\)    \()\)

              \((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  \((\)    \()\)

            • 5.

              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_{n}\}\)中,\(a_{1}=1\),\(a_{2}=3\),\(a_{3}=6\),\(a=10\),\(…\),猜想数列\(\{a_{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

            • 6. “所有\(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某奇数是\(9\)的倍数,故该奇数是\(3\)的倍数\(.\)”上述推理\((\)  \()\)
              A.小前提错误
              B.结论错误
              C.正确
              D.大前提错误
            • 7. 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 8. 图甲是应用分形几何学做出的一个分形规律图,按照图甲所示的分形规律可得图乙所示的一个树形图.

              我们采用“坐标”来表示图乙各行中的白圈、黑圈的个数\((\)横坐标表示白圈的个数,纵坐标表示黑圈的个数\().\)比如第一行记为\((0,1)\),第二行记为\((1,2)\),第三行记为\((4,5)\),照此下去,第四行中白圈与黑圈的“坐标”为 ______ ,第\(n(n∈N^{*})\)行中白圈与黑圈的“坐标”为 ______ .
            • 9.

              平面中的三角形和空间中的四面体有很多相类似的性质,例如在三角形中: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三角形的面积\(S= \dfrac{1}{2}×底×高 \).

              \(③\)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dfrac{{1}}{{2}}\).

              请类比上述性质,写出空间中四面体的相关结论.

            • 10.
              如图所示的数阵中,第\(10\)行第\(2\)个数字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