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洋县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M(-3,2)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
              4
              x
              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则四边形MAOB的面积为    
            • 2. 设双曲线xz-yz=1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x=3围成的平面区域D内(包括边界)的任一点为(x,y),则目标函数z=x+4y的最大值为(  )
              A.15
              B.12
              C.9
            • 3. 双曲线x2-y2=1的一弦中点为(2,1),则此弦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  )
              A.y=2x-1
              B.y=2x-2
              C.y=2x-3
              D.y=2x+3
            • 4. 如图,相距200海里的A、B两地分别有救援A船和B船.在接到求救信息后,A船能立即出发,B船因港口原因需2小时后才能出发,两船的航速都是30海里/小时.在同时收到求救信息后,A船早于B船到达的区域称为A区,否则称为B区.若在A地北偏东45°方向,距A地150
              2
              海里处的M点有一艘遇险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漂移.A区与B区边界线(即A、B两船能同时到达的点的轨迹)方程;
              问:
              ①应派哪艘船前往救援?
              ②救援船最快需多长时间才能与遇险船相遇?(精确到0.1小时)
            • 5. 双曲线E与椭圆
              x2
              25
              +
              y2
              16
              =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为
              3
              2

              (1)求双曲线E的方程;
              (2)若斜率为1的直线l交双曲线E于A、B两点,且|AB|=4
              30
              ,求l方程.
            • 6. 点P在双曲线x2-y2=1上运动,O为坐标原点,线段PO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    
            • 7. 已知双曲线的顶点在x轴上,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为8,离心率e=
              5
              4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求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
            • 8. 已知两定点F1(-
              2
              ,0),F2
              2
              ,0),满足条件|PF2|-|PF1|=2的点P的轨迹是曲线E.
              (1)求曲线E的方程;
              (2)设过点(0,-1)的直线与曲线E交于A,B两点.如果|AB|=6
              3
              ,求直线AB的方程.
            • 9. 过双曲线C:
              x2
              a2
              -
              y2
              b2
              =1
              (a>0,b>0)的左焦点F1(-2,0)、右焦点F2(2,0)分别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的两渐近线于A、B、C、D四点,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
              3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设P是双曲线C上一动点,以P为圆心,PF2为半径的圆交射线PF1于M,求点M的轨迹方程.
            • 10. 【理科】双曲线
              x2
              4
              -y2
              =1与直线y=kx+1有唯一公共点,则k值为(  )
              A.
              2
              2
              B.-
              2
              2
              C.±
              2
              2
              D.±
              2
              2
              或±
              1
              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