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中国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了“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十佳最美丽城市”,如下表:
              2015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15年十佳最美丽城市
              排名城市得分排名城市得分
              1深圳90.21杭州93.7
              2珠海89.82拉萨93.5
              3烟台88.33深圳93.3
              4惠州86.54青岛92.2
              5信阳83.15大连92.0
              6厦门81.46银川91.9
              7金华79.27惠州90.6
              8柳州77.88哈尔滨90.3
              9扬州75.99信阳89.3
              10九江74.610烟台88.8
              (I)记“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十佳最美丽城市”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
              .
              x1
              .
              x2
              ,方差分别为S12,S22,试比较
              .
              x1
              .
              x2
              ,S12,S22的大小;(只需要写出结论)
              (Ⅱ)旅游部门是从既要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又是“十佳最美丽城市”的城市中随机选取一个进行调研,求选到的城市两项排名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3的概率;
              (Ⅲ)某人计划外出旅游,因杭州,深圳,哈尔滨,烟台4所城市已经去过,准备从余下的“十佳最美丽城市”中随机选取2个游览,求选到的城市至少有一个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概率.
            • 2. (2016•海淀区一模)一所学校计划举办“国学”系列讲座.由于条件限制,按男、女生比例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班选出10人参加活动,在活动前,对所选的10名同学进行了国学素养测试,这10名同学的性别和测试成绩(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Ⅰ)根据这1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分别估计该班男、女生国学素养测试的平均成绩;
              (Ⅱ)这10名同学中男生和女生的国学素养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
              s
              2
              1
              s
              2
              2
              ,试比较
              s
              2
              1
              s
              2
              2
              的大小(只需直接写出结果);
              (Ⅲ)若从这10名同学中随机选取一男一女两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国学素养测试成绩均为优良的概率.(注:成绩大于等于75分为优良)
            • 3. (2016•龙岩一模)甲乙两组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举行了赛前模拟考试,成绩记录如下(单位:分):
              甲:79,81,82,78,95,93,84,88
              乙:95,80,92,83,75,85,90,80
              (1)画出甲、乙两位学生成绩的茎叶图,;
              (2)计算甲、乙两组同学成绩的平均分和方差,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哪组同学在这次模拟考试中发挥比较稳定;
              (3)在甲、乙两组同学中,若对成绩不低于90分得再随机地抽3名同学进行培训,求抽出的3人中既有甲组同学又有乙组同学的概率.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x1,x2,…,xn的标准差:
              s=
              1
              n
              [(x1-
              .
              x
              )2+(x2-
              .
              x
              )2+…+(xn-
              .
              x
              )2]
              ,其中
              .
              x
              为样本平均数)
            • 4. 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全部参加了体育科目的达标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整理数据并按分数段[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进行分组,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则得到体育成绩的折线图(如下).

              (1)体育成绩大于或等于70分的学生常被称为“体育良好”,已知该校高一年级有1000名学生,试估计高一全校中“体育良好”的学生人数;
              (2)为分析学生平时的体育活动情况,现从体积成绩在[60,70)和[80,90)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在抽取的2名学生中,至少有1人体育成绩在[60,70)的概率;
              (3)假设甲、乙、丙三人的体育成绩分别为a,b,c,且分别在[70,80),[80,90),[90,100]三组中,其中a,b,c∈N,当数据a,b,c的方差s2最小时,写出a,b,c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
              (注:s2=
              1
              n
              [(x 1+
              .
              x
              2+(x2-
              .
              x
              2+…+(x n-
              .
              x
              2],其中
              .
              x
              为数据x1,x2,…,xn的平均数)
            • 5. 为了解学生暑假阅读名著的情况,一名教师对某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12345
              男生14322
              女生01331
              (Ⅰ)从这班学生中任选一名男生,一名女生,求这两名学生阅读名著本数之和为4的概率?
              (Ⅱ)若从阅读名著不少于4本的学生中任选4人,设选到的男学生人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Ⅲ)试判断男学生阅读名著本数的方差s12与女学生阅读名著本数的方差s22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 6. 已知一组数据8,10,9,12,11,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7. 某区教育局对区内高三年级学生身高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某高中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Ⅰ)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Ⅱ)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Ⅲ)现从乙班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中选取两人,求身高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 8. 设x1,x2,…,xn的平均数是
              .
              x
              ,标准差是s,则另一组数4x1+1,4x2+1,…,4xn+1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 9. 老师任教的高一两个班级在期中考试中的数学成绩的情况如下:
                人数平均分 标准差 
               1年1班 40 90 
              10
               1年2班 50 811
              则这90人的方差是    
            • 10. 某协会举办行业知识测试,为更好地了解从业人员对行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分布情况,从参加测试的人中随机抽取100人,对他们的行业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
               成绩[50,60)[60,70)[70,80)[80,90)[90,100)
               人数 10 20 35 30 5
              依此数据,估计这次行业知识测试的平均成绩
              .
              x
              和方差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