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数据\({{x}_{1}},{{x}_{2}},\cdots ,{{x}_{8}}\)平均数为\(6\),标准差为\(2\),则数据\(2{{x}_{1}}-6,2{{x}_{2}}-6,\cdots ,2{{x}_{8}}-6\)  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  \()\)

              A.\(6\),\(16\)          
              B.\(12\),\(8\)          
              C.  \(6\) ,\(8\)        
              D.\(12\),\(16\)
            • 2.

              某县教育局为了检查本县甲、乙两所学校的学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情况,在这两所学校进行了党的十九大知识考试,随机在这两所学校各抽取\(2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样本,成绩大于或等于\(80\)分的为优秀,否则为不优秀,统计结果如下图:




              \((1)\)求甲校样本的中位数;

              \((2)\)从乙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任选两名,求这两名学生的成绩恰有一个落在\(\left[ 90,100 \right]\)内的概率;

              \((3)\)由以上数据完成下面列联表,并回答有多大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成绩与两所学校的选择有关.

              附:\({{K}^{2}}=\dfrac{n{{\left( ad-bc \right)}^{2}}}{\left( a+b \right)\left( c+d \right)\left( a+c \right)\left( b+d \right)}\),其中\(n=a+b+c+d\)

               

              甲校

              乙校

              总计

              优秀

               

               

               

              不优秀

               

               

               

              总计

               

               

               




              \(P\left( {{K}^{2}}\geqslant {{k}_{0}} \right)\)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_{0}}\)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 3. 某校开展“爱我家乡”演讲比赛,\(9\)位评委给小明同学打分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在茎叶图中的却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            

            • 4.

              某班有\(48\)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统计出平均分为\(70\)分,方差为\(75\),后来发现有\(2\)名同学的成绩有误,甲实得\(80\)分却记为\(50\)分,乙实得\(70\)分却记为\(100\)分,更正后的方差是__________.

            • 5.

              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3\)
              D.\(-0.5\) 
            • 6.

              如图是某居民小区年龄在\(20\)岁到\(45\)岁的居民上网情况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现已知年龄在\([30,35)\),\([35,40)\),\([40,45]\)的上网人数呈现递减的等差数列,且年龄在\([30,35)\)的频率为\(0.3\),则由此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小区在\(20\)岁到\(45\)岁的居民上网年龄的(    )

              A.平均数为\(32.5\)
              B.众数为\(32.25\)
              C.中位数为\( \dfrac{95}{3} \)
              D.在\([40,45]\)的频率为\(0.15\)
            • 7.

              某公司有\(25\)名雇员,他们的工资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薪\((\)千元\()\)

              \(135.0\)

              \(95.0\)

              \(80.0\)

              \(70.0\)

              \(60.0\)

              \(52.0\)

              \(0.0\)

              \(31.0\)

              人数

              \(1\)

              \(1\)

              \(2\)

              \(1\)

              \(3\)

              \(4\)

              \(1\)

              \(12\)

              他们年薪的中位数是        \((\)千元\().(\)结果精确到\(0.1)\)

              职工年薪的标准差是        \((\)千元\().(\)结果精确到\(0.1)\)

            • 8.

              某移动公司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 \(n\)人进行了一次是否愿意使用\(4G\)网络的社会调查,若愿意使用的称为“\(4G\)族”,否则称为“非\(4G\)族”,得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a\)的值;

              \((2)\)从年龄段在\([40,50)\)的“\(4G\)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6\)人参加\(4G\)网络体验活动,求年龄段分别在\([40,45)\)、\([45,50)\)中抽取的人数.

            • 9.
              对一组数据\(x_{i}(i=1,2,…,n)\),如将它们改为\(x_{i}-m(i=1,2,…,n)\),其中\(m\neq 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与方差都不变
              B.平均数与方差都变了
              C.平均数不变,方差变了
              D.平均数变了,方差不变
            • 10.
              某校高一运动队为了备战校运动会需要购置一批运动鞋\(.\)已知该队伍有\(20\)名同学,统计表如下表\(.\)由于不小心弄脏了表格,有两个数据看不到:
              鞋码 \(38\) \(39\) \(40\) \(41\) \(42\)
              人数 \(5\) \(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0\),众数是\(39\)
              B.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一定相等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P\)满足\(39 < P < 40\)
              D.以上说法都不对
            0/40

            进入组卷